主述:方文山
這件蟠龍方壺最上方的蓋冠,佈滿鏤空的網狀蛇紋,使用春秋中晚期發展出的高超金屬鑄造技術—失蠟法,才能創造出如此精緻的成品。
方壺的雙耳為四足龍形的圓雕,龍頭轉180度往外側看,整體姿態奇特,與當代我們熟悉的東方龍造型完全不同。方壺的器身採繁複而華麗的龍紋與雲雷紋,底部有一對老虎形狀的立體雕塑,以匍匐有力的姿態、威猛吐舌的表情,支撐著整座方壺。
位在河南省新鄭市的鄭公大墓,於1923年因意外挖掘,而展現於世人面前。屬於春秋中晚期,是鄭國貴族的家墓。出土的青銅器數量多而且品質精良,不只體現東周早期的金屬工藝技術,其華麗的裝飾與圖像,也體現南方楚文化的影響。當地軍閥與政府在這批精良青銅器出土後,協商成立了古物保管所,也就是後來河南博物館的前身。1949年,部分青銅器與文物,隨著政府部隊遷往臺灣,成為如今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品的重要基礎。其中具代表性的青銅器,就是這件蟠龍方壺,基於它精緻隆重的造型與歷史價值,2011年列為我國國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