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述:方文山
第一眼看見它,你是否也被那對造型奇異,頭上有捲曲角、彷彿在喝水的龍給吸引?這種雙耳龍尊器型,在唐代早期的墓葬中頻繁出土,可視為當時的工藝特色。這壺細長的頸部,與寬大沈穩的肩部和腹部呈現出強烈對比,也是一種造型趣味。整體胎色黃中帶白,壺頸有環形紋,肩部有幾枚貼花,這種在瓷器上貼壓模塑後的裝飾,是唐代常用的手法,在晚唐時期長沙窯出品的器物上,也很常見。
1920年代中國河南博物館成立,基於地緣因素,包含白釉雙龍尊在內的當地出土物,是河南博物館早期的館藏之一。1930年代中日戰爭爆發,這些器物被運往他處避難,直到1949年政府遷臺,再被運到臺灣,成為如今國立歷史博物館器物收藏的重要基礎。
與晚唐五代,甚至宋朝的白釉瓷器相比,初唐時期的白釉尚未發展出純白色的釉面,質地也較為粗獷,卻也體現唐代的工藝美學,並為後來的北宋定窯奠定發展的基礎。